盛夏高温来袭,墨城居民对科学防暑养生的关注日渐加深。近日,大众网记者深入即墨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,聆听专家分享“夏季中医健康指南”,从饮食调理到特色疗法,为不同群体提供了一系列消暑良策。
防暑良方:传统汤饮与急救穴位
在防暑降温方面,传统饮品如绿豆汤和酸梅汤被推荐为日常首选饮品。专家张皓表示:“绿豆能清热解毒,而酸梅汤则具有生津安神的作用,实为‘平民补剂’。”对于因暑热导致津液受伤的人群,含有西洋参与荷叶的“王氏清暑益气汤”能有效益气生津。此外,在急救时,刺激人中穴可帮助醒脑清神,按压合谷和内关穴则能缓解中暑引起的胸闷和心慌。
冬病夏治:三伏贴灸的时机
即墨区中医医院的“三伏贴”服务即将启动。张皓介绍,夏季阳气增强,药物通过较为松弛的腠理可更有效地驱除体内伏邪。今年的“三伏贴”集中贴敷日期为7月20日、30日和8月9日,适合慢性咳喘、关节冷痛以及虚寒腹泻等患者,但热性体质者、孕妇及三岁以下儿童应避免使用。
肠胃保护:健脾祛湿为要
夏季高温导致脾胃功能减弱,食物易变质,冷饮则会损伤脾胃。张皓建议采取“健脾处方”:可食用山药薏米粥增强胃气,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能提升消化功能。需特别注意的是,运动后猛灌冰水易引发粘膜血管骤然收缩,影响身体健康。如因饮食生冷导致腹痛腹泻,可通过艾灸中脘和足三里进行自我保健。
儿童与老人的健康建议
儿童应避免过量饮食和贪凉,可用山楂麦芽饮化解积食,并通过按摩和揉腹减轻夜啼与多汗问题。对于老人,推荐温和的荷叶冬瓜茶以解暑利湿,锻炼则应选择清晨或傍晚,以达到“微汗不疲”的效果。频繁吹空调的人需注意“寒包火”现象,避免冷风直吹头颈,并每两小时通风换气。同时,常按风池、肩井和迎香穴能缓解鼻塞和肩痛。
张皓强调,夏季养生的关键在于“扶阳固本”,盲目追求凉爽反而可能埋下健康隐患。目前,即墨区中医医院已开通“三伏贴”预约通道,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