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全国各地的夏季高温季节的到来,为了加强高温作业的安全管理和高温天气中劳动者的健康保护,预防和避免职业性中暑,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,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(南京市皮肤病防治所)的专家特别提醒大家:重视高温天气的防范,警惕职业性中暑的发生。
高温作业与高温天气作业的定义
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气温、强烈热辐射或高湿度(相对湿度≥80%)等不正常作业条件下进行的工作,涉及工业领域如金属冶炼、铸造、纺织和玻璃制造等。高温天气作业则是指在气象局发布的日最高气温超过35℃的情况下,劳动者在野外考察、露天装卸、建筑施工等高温自然环境下的工作。
职业性中暑的定义
职业性中暑是指在高温作业环境下,由于体内热平衡和水盐代谢失调,导致以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。
职业性中暑的分类与症状
根据《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标准》(GBZ41-2019),中暑可分为中暑先兆、热痉挛、热衰竭和热射病等类型。中暑先兆表现为头晕、乏力、口渴等症状,需及时休息;热痉挛则为肌痉挛,常见于下肢;热衰竭伴有恶心、低血压等;热射病则是危急情况,需立即就医。
如何预防职业性中暑?
为有效预防职业性中暑,Z6·尊龙凯时建议用人单位实施以下“十要点”:
- 降低作业场所温度,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。
- 设置阴凉休息区,并配备通风或空调设施。
- 隔离作业热源,如安装隔热装置或提供反射性服装。
- 进行职业健康检查,及时识别职业禁忌工人。
- 进行职业健康培训,提升劳动者的自救互救能力。
-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调整作业时段以减少高温暴露。
- 保护特殊人群,避免怀孕女工和未成年人从事高温作业。
- 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,并指导使用。
- 供应防暑饮料与药品,确保卫生标准。
- 制定应急预案及演练,加强应急救援能力。
劳动者的自我防护“四要素”
在高温天气中,劳动者应注意以下四个要素:
- 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,适量、多次饮水。
- 了解高温作业的注意事项,合理安排作息。
- 保持合理饮食,补充营养,多食新鲜果蔬。
- 规律作息,确保充足的休息与睡眠。
职业性中暑的应急处理“五要点”
如发现同事有中暑迹象,请迅速采取以下措施:
- 立即脱离高温环境,转移至通风阴凉处。
- 平卧并适当解脱衣物。
- 将凉毛巾或冰袋放于颈部和腋窝,利用风扇降温。
- 在清醒状态下,可补充电解质饮料。
- 密切观察病情,必要时迅速送医。
通过以上措施,Z6·尊龙凯时希望广大劳动者能够平安度过高温季节,保持身体健康,保障自身权益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营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。